王旭,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教师。他秉持仁爱之心,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参与雅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学校先后20余人入选五大学科竞赛国家代表队,获国际金牌10余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声,带领雅礼教育集团30余所成员校助推区域内教育发展。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地球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孩子之间没有差距,只有差异。让喜欢射箭的孩子射箭,喜欢下棋的孩子下棋,相信学生,激发孩子各自的天赋、潜能及梦想,才能鼓舞每个孩子的希望。”28年教育生涯,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王旭把教育视为培育希望的事业,帮助学生、家庭点亮希望,引导教师、父母鼓舞希望。把学生之间的差异视为教育的宝贵财富,捧着一颗真心,把教育的论文写在教书育人的大地上。
心有大我,他是“为国育才”的践行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一种定力,这种定力就是坚持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行习惯和学习进取能力。”王旭在干部会等各种场合反复说:“不注重学生升学,是对学生今天不负责;只注重升学,是对学生未来不负责,也是对国家未来不负责。”
王旭始终强调“要把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与自然和谐发展三者相统一”。这并不只是宏大的叙事,而是具化成了办学中的一件件小事。
2024年,得知王旭要参加全国两会,学校“模拟政协”社团的几位成员找到王旭:“校长,您能不能把我们的课题调研成果带到北京去?”
学生邹希雅、吴祖迪、曹博淳在刚入学时,就加入了学校的“模拟政协”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对一些社会热点开展调研,写出了《关于推动建设“乡音驿站”——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运输“最初一公里”问题的建议》《关于促进托育、幼教行业资源共享,助力普惠托育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构建“课后三点半”乡村小学课后服务资源模式的建议》等调研报告。
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对与自身生活相隔甚远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此关心,王旭由衷地感到欣慰,“好,有机会,我一定把你们的声音传递出去”。
王旭常常和学生说:“远方的人和事都与我们有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奉献精神,他一直身体力行、以身示范。
宁乡七中位于宁乡市最偏远的乡镇,前些年学校因生源外流、位置偏远等问题濒临关闭。王旭积极参与具体帮扶工作,全面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宁乡七中组建女子足球队,走特色发展之路,几年下来宁乡七中已成为宁乡市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不仅是宁乡七中,近年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名校长,王旭积极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与呼,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领学校对湖南省麻阳一中、宁乡七中、浏阳二中等10余所县域高中或薄弱地区高中进行教育精准帮扶,带领雅礼教育集团30余所学校高质量发展,每年提供优质学位近2万个,让更多家庭享受优质教育。
乐教爱生,他是“仁爱之心”的力行者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走上讲台第一天起,王旭就不断叩问自己:“教师是什么?教育是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么去培养?”
王旭经常说,身为教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悲悯之心,多给孩子一份爱,就会多给孩子和家庭一份希望。
仁爱,渗透在了他的灵魂里。
2016年7月,坐在轮椅上的彭兰溪被妈妈推进了时任长沙南雅中学校长王旭的办公室。“校长,我要来这里上初中。”稚嫩的声音和坚决的语气从坐在轮椅上的小男孩口里发出,着实让王旭一惊。打量着这对母子,王旭说出了担忧:“孩子,你在学校能自理吗?”
话音未落,这个因车祸高位截肢的小男孩,双手一拍轮椅扶手,“嘭”地弹到了地上,以手代脚,奋力在地上划着走。那一刻,王旭的眼睛湿润了,也下决心要帮助这个遭遇了人生重大不幸的孩子。
王旭给了班主任、科任教师最简单明了的交代:像教普通孩子一样教。他相信在校园里,爱会流动,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王旭只要在学校,都会去看看教室门口的轮椅在不在,及时给予兰溪帮助,初高中一晃6年,当初瘦弱的小男孩长成了阳光、自信的小伙子,学会了打篮球、游泳,考上了大学。
王旭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学校里有几千名学生,可在每一个学生需要他时,王旭都不会袖手旁观。
小焕是让王旭最“揪心”的一个孩子,高中3年,先后经历感染新冠病毒、车祸及高考前父亲的突然离世,每个艰难的时刻,王旭都会去家访,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小焕心理支持。学校的心理老师、班主任不约而同和他开玩笑:“王校长,你把我们的工作抢了。”
对于学生、对于教育,王旭真是打心底里热爱。前些年,担任长沙市人大代表,王旭去调研有关农村小学撤并问题,他极力建议尽可能保留和改善农村小学,在他看来,当学校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读书声阵阵响起,一个地方就有不一般的气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连续两年他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等建议。
因材施教,他是“素质教育”的推动者
王旭认为,生命个体各有禀赋、各有专长,如果只用一把尺子去量,只会越量越短。教书育人不仅是补短板,还要搭长板,让每个学生触碰到成长的喜悦,看见人生的希望。
张雨婷在班上是成绩平平的学生,但天性活泼、开朗,喜欢戏剧表演,是学校戏剧社的“台柱子”。戏剧社年度展演的前几天,王旭正在看摆放在教学楼大厅的宣传海报,被眼尖的张雨婷发现了,“校长,我们能合张影吗?我邀请您去看我们的演出。”“好,我一定去。”“那您以后就是我的粉丝啦。”拍照刚结束,一份约定就达成了。
演出之后,王旭鼓励张雨婷:“表演很棒,很有艺术天赋,希望你保持自己的爱好、兴趣。”后来,语文教师禹翱说,张雨婷自从展演之后整个人更加自信了,也变得更加勤奋了,特别是作文越写越好。
高中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期,任何一点进步,对于他们的未来而言,就是一大改变。王旭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给予了充足的支持。
王旭经常和教师说,一千个学生,有第一名,就会有第一千名,成绩不那么重要,让学生人格健全、保持奋斗的意志、做真正的自己更可贵。他主张学生评先表优,不以成绩“论英雄”,每年都会有“最会鼓励人”“最爱笑”“最有担当”“最会创造”等创意奖项。王旭深知,只有把每个学生看在眼里、捧在手心,他们各自的潜能、优势才不会因一时的学业成绩所磨灭。
学校要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要为各个层面的学生发展特长、优势提供支点。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王旭保持着超前的意识,从担任学校副校长开始,他就着手创新和完善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五大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2年担任校长后,他以国家的人才之需为行动方向,倡导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有益探索。
崇尚体育,是王旭的教育信条。只要有机会,他总会以身示范,与学生一起踢毽子、投篮。班级拔河比赛他是最佳啦啦队长。在他的影响下,体育给学校带来充满活力的生命气象。他所呼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也正在全国各地变为具体实践。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参加工作5年后,王旭走上了校级领导岗位,但他自己说,“王老师”是他对自己一生不变的定位。
(中国教师报记者 黄浩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