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从教43年,他牵头的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突破了国际技术瓶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
有人说,他像黄大年一样,把让祖国富强放在科学研究的首位,为祖国的林业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81岁高龄的他仍担任学校林业工程改革试点班的班主任,不断探索林业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设教育强国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精神,不断启发青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注重培养青年的坚定信念与行动力……”李坚说道。
育人: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人才
“不管工作多么繁重劳累,他总是精力旺盛的样子。”李坚的开山弟子、已与他共事30多年的刘一星教授曾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院士”评价李坚。制成李坚的“特殊材料”,就是他的执着和坚强。
有人问李坚累不累,他说:“我是园丁,施肥、浇水是我的责任,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营养,累也幸福。”
让李坚觉得最幸福的并不是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是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各地从事木材科学研究的栋梁。如今,他的许多学生已经成长为教授、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甚至许多“徒孙”辈的学生都已成为博士生导师。
要想成为李坚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一直保持着严格的选择学生标准——“又红又专”。
“‘红’就是热爱党、热爱人民,‘专’就是拥有雄厚专业的知识。没有热爱哪来的激情,没有知识哪来的力量?”李坚解释说。做李坚的学生很累,他要求学生不能只做实验,每天至少还要写500字的总结。而多年来,李坚本人每天也写近千字的总结。尽管很累,可是许多学生却说,自己的人生因此发生了改变。
现任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许民考取博士时已经38岁,之前因为父亲去世,她心力交瘁。当李坚鼓励她考博士时,她说自己已经评上了副教授,不想再辛苦地读博士,因为那样会累、会变老。李坚说:“你不辛苦,就不会变老吗?人的一生怎样都会度过,你虚度光阴也好、刻苦努力也罢,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可不同的是你人生的意义。只有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才能收获一个无憾的人生。”正是这段话,让许民的人生轨迹继续上扬。
学生高丽坤读本科时,母亲患了癌症,父亲早早离开了,高丽坤只能和双胞胎姐姐一边读书一边给母亲治病。李坚知道后,一边帮高丽坤母亲联系医院,一边鼓励她“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努力,不能放弃”。李坚还和同事、学生为高丽坤捐款。后来,高丽坤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在李坚的鼓励和帮助下,高丽坤也从自卑、自闭变得坚强、乐观。后来,高丽坤不仅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还成为李坚的保送博士生,最后留守母校,追随李坚的步伐一起前行。
除了培养本团队人才外,李坚还坚持每年为全国各地师生讲授“木材·人类·环境”公开课。这门课程已经成为“网红”课程,被誉为“院士金课”。
秉持“赓续教育事业发展,资助优秀贫困学子”的理念,李坚还自掏腰包在全国多所农林高校设立励学金,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不过,他自己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担当:去做国家最需要的研究
1984年,李坚带领学生到广西柳州木材防腐厂实习,工厂请李坚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如何使马尾松的性能更稳定。原来,广西生长着许多马尾松,可是这种木材容易开裂、变形,一直难以存放和应用,给企业造成了不少损失。李坚通过实验提出了化学处理与干燥工艺相结合的马尾松木材改性综合处理技术。当年,工厂就盈利300余万元。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火灾刚刚扑灭,李坚就带着东北林业大学的师生奔赴现场。“我们是林业工作者,那里一定需要我们”,现场的景象让李坚终生难忘——被抢运下来的火烧原木堆积如山,虫害率高达98%以上。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木材会受损失,居民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经过现场实地试验,李坚筛选出适合大规模作业的高效灭虫药剂,还提出了可以处理千立方米以上楞垛的熏蒸法。这一方法不仅减少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还成为后来国际大规模保存火烧原木的通用做法。“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体现了李坚的厚积薄发。”和李坚一起到大兴安岭工作的刘一星教授感慨道。
正是因为看到了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损失,李坚开始更加关注木材的阻燃问题。2000年,李坚带领科研小组研发的新型木材阻燃剂FRW全面超越国际王牌产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
这一项目的成功与李坚对团队工作的运筹密不可分。FRW负责人王清文在接手项目之初有点发蒙:以目前的基础、数据根本无法支撑起这样的科研,能做吗?“可是做下来你会发现,我们团队其他课题组的科研成果会给FRW提供必要的支撑。这说明李老师的心里有一盘很大的棋,他会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排兵布阵。”王清文说。
不仅仅在校内,李坚总是在各种场合强调“只有大团结才能有大发展,才能带来大产业,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正是在这一理念影响下,全国木材科学研究人员经常交流、互通有无,使这门科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探索:打造木材科学国际新高地
每当李坚带着团队取得一项重大成果,大多数人觉得他可以“停停脚,歇一歇”时,他却已经带领科研团队在全新领域进行着下一阶段的攻关。
作为全国第一批木材科学领域的博士,李坚很早就看到了木材研究的诸多空白。作为生物木材学的开拓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李坚就把传统木材科学研究从木材解剖、木材性质和木材缺陷扩展到生物木材学、木质环境学、木材基纳米复合材料、木材基电磁屏蔽等多个领域,开辟了木材科学研究的新世界。
“他一直走在时代的前面。”王清文说。从20世纪80年代起,李坚就注重吸引化学、数学、自动化、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科研人员进入木材科学领域,提倡学科交叉融合。正是这种远见,让李坚和他的团队创造出诸多个“第一”:第一部应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揭示木材内部及作用原理的专著——《木材波谱学》,第一部运用有序聚类分析、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优化统计理论解决成熟材和幼龄材界定难题的专著——《生物木材学》,第一次提出“木材仿生智能科学”学术思想与理论,并出版了相关领域国际上首部专著……
李坚常常告诉身边的科研人员,陈旧的研究方法和课题就不要再用、再做了,搞科研必须有新思维、新方法,否则就是误人子弟、误国发展。由此,团队开始了许多“奇异”新课题的研究与攻关。比如,团队制作出了类似荷叶可以滴水不沾的木材、类似棉花轻柔飘逸的木质气凝胶材料、可以自我修复的破损木材、可以发光的夜光木材以及可以像贻贝一样具有超强黏附性能的无醛仿生胶粘剂等系列新型材料。其中许多成果已经在企业落地,有效助力了木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也曾有过疑问:“这些成果真能做出来吗?就算能做出来,得多少年啊?”可是李坚却很坚定:“科学研究一定是前沿性的,有些基础研究不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效益。做科研不能急功近利,就像一颗沉寂多年的种子,埋在地下是为了积蓄破土的力量。”
(中国教师报记者 冯永亮 综合整理)